Information 醫學資訊

肛門搔癢是皮膚問題還是痔瘡?

17APR

有些人時不時在肛門周圍的皮膚會癢,以為是濕疹或是蟯蟲,由於不好意思就診,有的人就自行亂擦藥,其實造成肛門搔癢或肛門痛的原因很多,前衛生署副署長、台大名醫李龍騰就指出,除了皮膚問題之外,糖尿病、大腸、直腸問題也要納入可能原因。

 

 

注意!肛門搔癢不只是皮膚問題

很多人不知道,肛門搔癢是否要當作皮膚問題來處理?台大名醫李龍騰在其著作中表示,肛門搔癢不只是皮膚問題。大致來分,肛門搔癢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原發性就是找不到原因,大多數情況是續發性的,原因包括:感染症、黴菌、細菌(例如性病)或寄生蟲,也有可能是肛門周圍的皮膚病、濕疹、痔瘡、肛裂,甚至是惡性腫瘤。另外,克隆氏病、糖尿病、大腸、直腸問題也要納入可能原因。

 

另外,含有抗生素、奎寧的藥物,也會引起肛門搔癢。衛生習慣不良、局部刺激(例如肥皂、大便、太硬的衛生紙)、心理因素,當然也都不能排除在外。若沒有在肛門附近摸到異物,可以先局部使用止癢藥膏、藥水。

 

台灣氣候溫熱潮濕,不少人股癬、濕疹波及肛門口,就會感到肛門搔癢;十男九痔,有痔瘡的人也可能覺得肛門搔癢;不小心染上濕疣也會。遇到這些情況,最好還是找醫師來解決。

 

 

「肛門痛」是發炎症狀,留意是否皮膚病變或腫瘤

此外,有些人的肛門皮膚較厚,容易錯把痛當成癢,因而延誤找出病因與治療的時機。李龍騰指出,一般人通常很難區分癢與痛、很痛,有可能因為肛門皮厚,誤把痛當作癢。

 

肛門痛是四大發炎症狀之一,要考慮痔瘡、肛裂,或大便太硬讓肛門裂開造成皮膚潰瘍等情況。肛門口的廔管或肛門膿瘍、長膿,有時不會局部發炎,只有痛感。肛門周圍皮膚病變、感染也會疼痛。最值得留意的是腫瘤的可能性。

 

若是急性疼痛,突然就醫有困難的話,可以先服用一點止痛藥。家人可以幫忙看看肛門局部是不是真的有發炎、出血、廔管、潰瘍,若局部沒有這些狀況,那可以先放心、先止痛,若有則要迅速就醫。

 

李龍騰也提醒,常久坐玩手遊、打電腦、搓麻將的人,往往一坐就是5個小時以上不動,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也容易長痔瘡,造成肛門口疼痛,不可不慎。

 

 

 

 

                                                                                                                        轉載自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