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醫學資訊

別讓失智親人承擔不被了解的傷痛

17APR

常見狀況是 : 與一位長輩對談,見他應答還稱得上順暢,老人家結束看診、踏出診間,沒幾分鐘家屬悄悄溜回來私下找我談。「醫生啊,其實他很『盧』,」家屬愁眉苦臉訴苦:「你看他在家就是這樣,明明他應答很流暢,也都會說我們講得他都聽懂了,可是沒多久就翻臉說沒答應過或根本沒發生過這回事。」家屬擔心得不得了:「這是不是表示他的記性越來越差呢?」

 

我嘆口氣,很想說這不只是記憶的問題,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溝通」問題。

事實是這樣的:我發現還能應答如流的失智症患者往往需要照顧者多一分的關心。例如我的患者劉奶奶每回診都會熱切打招呼,我說一句、她就立刻接一句,看來正常得不得了。但當我請她背出住家地址時,劉奶奶馬上指著陪她前來的外籍移工,若無其事地說:「我當老師一輩子,已經退休很久了,現在都是她在照顧我的,這個問題問她就好。」

或許就是因為在日常中患者依然口齒流利,還能妥善地借用豐富的語言變化來將回答不了的危機巧妙地掩飾過去,所以患者因為失智症而起的認知能力退化,往往就在他還能言善道的情況下,很容易被身旁的人忽略了,家屬沒注意到患者已有退化的跡象,要到患者退化到只能簡單應答「好」或「不好」,甚至一言不發,這才驚覺患者原來已經到了嚴重的階段。

 

不是只有記憶減退要注意 表達能力改變更是關鍵

過往每談到失智症,我們多半強調患者的記憶減退,這也不是錯誤的說法,只是若只強調記憶的衰退,大眾就很容易把「記憶減退」套用在發生在長輩身上所有狀況,彷彿就是因為減退了,所以面對失智症者的任何跡象,照顧者就只能無奈地以自我安慰般的耐性來面對。

但這幾年隨著我看診經驗的累積,我漸漸地覺得失智症者的跡象觀察似乎不僅是記憶力而已,或者我們更該強調患者語言表達力的喪失,因為表達能力的減退,多半是因為理解能力退化的緣故。

舉例說明這個有點抽象的概念。陳阿嬤最近常對孫子說:「你去找二姨去拿糖果。」表面上聽起來人物指稱都正確、邏輯也合理,可是熟悉陳阿嬤的人都知道,罹患失智症前她是這樣告訴孫子的:「你去找慧慧阿姨拿糖果。」換句話說,陳阿嬤的認知能力已開始退化,她在記憶「我的孩子慧慧身上有糖果」這件事上開始產生困難,或許她還記得誰身上有糖果,只是叫不出名字了。

但她透過現場觀察,知道孫子們叫那個人「二姨」,於是她很巧妙跟著孫子們用的稱呼來指稱。這個變化很隱微,說實話不是每個人都觀察得到,更多時候是家屬回憶起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從某個時間點起母親就產生行為變化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若日常對話中使用的人或物的「名詞」產生變化,有可能就是認知能力退化的一個跡象。

 

「稱謂退化」難被注意 易被當成「他很盧」遭誤解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黃奶奶,她來我的門診時,我這樣問:「你旁邊這位帥哥是誰呢?」她很自然地回答我「老大」,這話也沒錯,陪她來的的確是她的大兒子,於是我繼續問:「叫什麼名字?」這次黃奶奶想了想,還是回答「老大」,她特別向我強調:「就是我家的老大啦。」於是我們這才確認黃奶奶的記憶力的確退化了。

這就是我之所以強調要觀察患者日常生活中「稱謂變化」的原因,因為只要長輩將人或物的名稱給忘記了,很容易就會造成家庭內各說各話的現象。

兒女輩多半沒想到去確認長輩使用的這個字詞所指稱的確切意思是什麼,大家都以為對方聽得懂,但後來發現其實是雞同鴨講時,就忍不住生氣,覺得長輩根本是故意的,這時「很盧」、「很灰」、「死不承認」這樣的話就出來了,如此這般照顧過程中的盲點,對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來說,當然都是困擾。

於是我常提醒家屬:我們人類能使用的語言字詞庫實在是五花八門、豐富得不得了,每個字詞都有被另一個字詞替換使用的方法,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數不清的不同方式來表達。

比如「我要喝水」這件事,就有好幾種殊途同歸的說法,隨手拈來就有:「我口渴」、「我要喝水」、「拿水來」、「那個杯子拿來」,還有上百種說法來表達同一件事情。所以若照顧者只聽到其中一種說法,覺得表達得很通順,不去進一步推敲,很可能就覺得這個人正常得很,壞處當然是當家屬覺得長輩在認知上出現異常時,往往都是長輩已經退化到連表達都有困難的程度了,再加上我們目前用來檢測認知功能的工具還不夠精細深入到可以發現這些細微的早期變化,於是,要提早將失智症患者找出來就更困難了。

 

與失智患者溝通 耐心、細心觀察更重要

其實,溝通是雙向的,所以語言除了對外表達(也就是「說出口」),另一個同等重要的部分就是「聽」。聽也是一門大學問,其中還可以依照程度分成「聽不太懂」、「聽懂一部分」,「完全聽懂對方表達的意思」等等。在我們的生活中最容易懂的是「早安」、「你好」、「吃飽沒」、「該睡覺了」、「晚安」,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豈止這樣簡單? 

最近就有位家屬告訴我:他發現失智到中重度的老爸爸還是聽得懂,但是,似乎不是完整的一句話,他解釋:「爸爸可以聽懂我說『你等我一下,我去買東西』裡的『等一下』,因為我看見他會真的會乖乖在一旁等,可是,我覺得他應該是通不懂為什麼要等,所以幾分鐘後,他就會表現出想要離開的樣子,於是,當我再跟他說一次『等一下』,他又可以繼續待在原處等我。」

他帶著若有所悟的表情告訴我:「我發現跟爸爸講話有祕訣,就是要『短』和『簡單』,而且『講重點就好』,不要一直贅述前因後果的內容,不然會搞得他很困惑,因為他只覺得我說了一長串,根本不能理解我說了什麼。」

這位家屬的大智慧真是讓我佩服,他自照護現場摸索出的正是書本上找不到的寶貴照護知識。說起來在市面上眾多的失智症相關書籍裡,有好多的照顧祕訣教導照顧者怎麼面對患者吃過飯還要吃、在家中卻吵著要回家等等問題行為,可是少有專家學者能告訴大家與失智症長輩溝通的方式。

 

我們都不是患者,所以我們很難拿捏與患者對話的過程,忐忑不安的是到底要多說一點還是少說一點、到底該怎麼開口怎麼結束,才能幫助患者從我們的話中有個初步的理解。

也少有人提醒我們:失智症患者在失去語言表達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狀況,例如從嘴巴吐出的用詞是「媳婦」,但真正指稱可能是女兒或她自己,於是一不小心誤解容易發生,聽話的人不開心,說話的患者也因為心意無法被正確理解而感到挫折,一來一往久了,對話的雙方都有火氣。

所以在失智照護的過程中,請讓我們更重視與患者對話的過程,多一分用心去講、去聽,我們也應該儘量在每日中都跟家裡的長輩透過對話確認他所認知的人事物的名稱,再把答案與真實狀況做對比,這不失為一個不著痕跡觀察退化情況的好方法。

更進一步的幫助當然是確認我們與長輩的用語都調整在同一個軌道上,讓我們用長輩當下所能理解的字詞用語來溝通,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回清點與校正,若有變動就再次校正我們的使用方式,如此一來我們才不會一直讓雙方的對話停留在無效溝通上。

 

相信沒有人忍心讓受認知能力退化所苦的老父、老母再因不被理解而深感挫折,也沒有任何兒女想要在沉重的照顧工作上再額外增加因為溝通失敗而帶來的喪氣與打擊了。

 

 

 

                          轉載自  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