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 RADIO 石川廣播文學

台灣歌謠滄桑史

18 ‧ Feb
1314

雨夜花

雨夜花落知多少?雨夜花這首台語老歌,所經歷的歷史滄桑像一部故事。 1931年1月初一,有一個彰化人姓黃名周,周朝的周,黃周先生以筆名叫“醒民”覺醒的醒,發表一篇文章,提醒台灣人要唱自己的歌,黃周先生在文章中說到,每次若看到台灣孩子像鸚哥在學唱歌唱日本歌,那時流行一首日本群島地區的民謠,叫草津節,台灣孩子都在學唱,像如今崇拜偶像的歌一樣,黃周先生耽心台灣孩子在日本人的文化中迷失自己,所以大力呼籲台灣文化的工作者站出來,整理一些台灣歌謠,一時之間引起共鳴,百花齊放,台灣新文學一些有名的作者紛紛響應,提倡台灣孩子唱台灣歌 當時作家廖漢臣寫一首春天,可惜已失傳,到廖漢臣晚年人問他,他只能記住第一段詞如下,「春天到、百花開、紅薔薇、白茉莉,這平幾欉,彼平幾枝,開甲真齊真正美」(台),這是一條童謠,後來鄧雨賢先生改編為兒歌,就是今天大家都會唱的雨夜花的曲,當時古倫唱片美亞唱片的老闆,日本人當然不可能製成唱片,最主要的考慮是沒錢撈,而且是台灣的文化 1933年,周添旺進古倫唱片擔任文藝部,深感這首好歌冷凍可惜,重新拿出來改詞,變做一首淒涼哀怨的歌→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無人看見每日怨嗟,花謝落土不再回(台),照作詞的周添旺先生說,雨夜花是在描寫一個女人故事,且真正有這個人,是一個苦命女人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原本是一個鄉下姑娘,離開故鄉來到都市工作,愛上一個男的,本來己經談到婚嫁,想不到後來男的狠心離開她,女的怨嘆墮落做一名煙花女,自比是一株路邊受風受雨的花蕊,離葉又離技,哀嘆風雨的無情來比喻男友的絕情絕義,這個小故事描寫著女性的軟弱悲情,也寫出社會重男輕女訴不盡的辛酸。 1940日本政府霸權下,禁止台灣人唱台灣歌,台灣人那時從早到晚所聽的全部日本軍歌,徹底向台灣青年洗腦的日本軍歌,有人形容是催魂曲,叫台灣青年去為日本皇軍賣命,為達到宣傳目的,日本政府將雨夜花音樂加速,加緊節奏,並且改用日本詞,改做榮譽的軍伕向台灣青年洗腦,台灣青年去死是一種榮譽,那時很多頭瞉壞去的台灣青年受了洗腦,甘願赴死,這首歌列為時局歌曲,是學校必教必唱,不唱沒用的歌,詞的意思改為要與花同謝,我選擇櫻花,櫻花SUKULA是日本的國花,叫台灣人要為日本人死,死後和櫻花同在,這是台灣人的悲情,也是日本帝國主義對台灣人的洗腦奴化,亦是對藝術的最大侮辱,台灣人只有暗中吐氣無奈,所以這首歌由兒歌變成情歌,後又變軍歌,可以說是歷盡滄桑,戰後這首歌又恢復情歌的原貌,流傳台灣也流行日本,但是國民政府來的早期,對台灣歌亦是極力壓制,像雨夜花、望春風早期電台皆禁唱,幸虧台灣人沒讓自己的歌被消滅,所以雨夜花歷盡滄桑,是一部淒涼故事。